記得小時候,我不喜歡回答家人和老師的一個問題 ——「長大後你想做什麼工作?」這問題背後的目的是想了解我想要從事的工作。雖然這是個很好的引導式問題,但可能沒有想像的那麼有意義。我們從小被灌輸「成功」源自於有一個周詳完善的計劃——無論是實現你的職涯目標還是構建你的人生道路。社會不斷強調規劃是實現穩定和充實生活的關鍵。但許多人,尤其是那些對目前工作不滿意或渴望轉換行業的人,發現跟隨計劃往往會導致失望、壓力和沮喪。我們真的可以完全跟隨我們所規劃的人生而走嗎? 如果我們按照計劃去達成我們所期望的工作,它是最終的目的地嗎?或者說,對變化和機會持開放態度是否更有價值?
不斷變化的現實
無論是技術進步或經濟轉變等外在因素,或是個人價值觀、興趣和技能等內在變化,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二年前你認為最適合你的職業可能不適合今天的你。外部變化,例如行業變化或新趨勢,也可能使我們偏離原始計劃。
例如,我們已經看到整個行業和我們的生活方式如何被先進技術改變。自動化和人工智慧正在重新定義就業市場,而數據科學和數位行銷等新興領域也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在這個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如果我們堅持僵化的職涯規劃,這是有風險的,並且會限制我們在機會來到時可以發揮的潛力。
變化是人生唯一不變的事實。
明白現實是不斷變化很重要——無論是在我們自己還是在我們周圍的世界中——我們可以靈活和開放地對待我們的職業生涯,使自己擁有適應能力而不是抵抗的狀態。
傳統生活與職涯規劃的局限性
傳統的職涯規劃強調需要勾勒出從教育到退休的整個職業道路。將你的特質和技能與具體的工作互相配對,這樣我們就能得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當事情沒有照計劃進行時,我們往往會感到沮喪。因此,失去控制的感覺會對我們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並導致自我懷疑和焦慮。生活往往很少是直線發展的。如果我們堅持僵化的目標,沒有彈性,那麼即使這些目標不再對我們有用,也會導致壓力、焦慮或陷入困境的感覺。
最常見的挫折之一是滿足社會期望的壓力——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在可預測的職業道路上前進或達到某些人生里程碑。當人們無法滿足這些期望時,他們常常會質疑自己,感到一種失敗感,即使「計畫」不再適合他們不斷變化的需求。
規劃偶然事件理論 (Planned Happenstance):計劃之外的力量
與傳統的職業規劃相比,John Krumboltz的規劃偶然事件理論提供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並非所有事情都需要計劃。事實上,意想不到的事件和機會往往會帶來正面的職業成果。他強調了接受未知事情和為可能改變職業生涯新方向的意外事件做好準備的重要性。
他的核心價值觀鼓勵我們培養某些技能和態度,這可以幫助我們好好地利用意想不到的「機緣」。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可以幫助你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發展事業的關鍵態度。
職業與生活發展的四種關鍵態度
- 靈活性:適應多變環境的能力很重要,特別是在我們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靈活性使你可以在必要時調整計劃。如果這種方式不再適合你的需要,你可以嘗試新的方式。
- 堅韌性:變化往往伴隨著新的挑戰,但堅韌性可以幫助你恢復並繼續前進。無論你是否在轉換行業的幾輪面試中遭到拒絕,你對於挑戰都有不同的看法。你將這些挑戰視為“學習機會”而不是“障礙”。
- 好奇心:好奇心會鼓勵你探索新的領域、技能或行業,即使它們不在你最初的計劃之內。有時,當我們允許自己追隨自己的興趣,而不是嚴格堅持預先決定的目標時,就會發生最有利的職業轉變。如果沒有好奇心,我們就很難促使個人成長。
- 開放的心態:對計畫外的事件持開放態度——例如意想不到的工作機會、產業轉變或個人變化——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有時最好的職業機會是我們沒有計劃的機會。
與其試圖精確地規劃你的整個職業或人生道路,不如考慮更具適應性的方法。這並不意味著你不應該設定目標;相反,它意味著當新的機會或挑戰出現時,要樂於調整這些目標。同時,你靈活而開放,迎接無限的新可能性。
職業規劃加上彈性和適應力可以作為一種指導,而不是僵化的路線圖。
沒有必要計劃好一切,重要的是適應並為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做好準備。
為生活和職業制定詳細的計劃是合理的,但現實是變化是不斷的,嚴格的計劃往往會導致挫折感。透過靈活性、適應力和好奇心,我們可以以開放的態度對待我們的職業生涯,請記住,職業發展是一個旅程。沒有最終目的地。享受這個過程,你的收穫將會比你預期的更多。